
奔跑的2024聚焦“建、拆、管、治”坚决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2025-01-28 00:50:54
2024年,是水污染治理的决胜之年。这一年,全街道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力破解治水难题、打通治水堵点,严格落实“六污同治”各项措施,全面提升街道水环境质量,坚决打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污染治理是中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盘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子。在治水攻坚期、决战期,民众街道迎难而上,街道主要领导、各级河长挂帅督办,通过召开治水工作双周调度会、现场督办等形式,压实各方责任,解难题、促进度,扎实推进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城市面源治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治理等各项治水工作。
2024年,累计完成污水主干管新建管网120公里、农污工程等支干管500公里,完成5022户居民生活污水分流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正式投入运营,扩容5万吨/日,水污染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治水工作组强力统筹推进各项治水工作,日夜兼程,实地督导,攻克治水堵点。目前,多宝涌附近比亚迪、朗斯、金玛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已被顺利解决,“一河两岸”机械轰鸣,厂企建设风生水起。“我们奋战6个月,克服地质松软、管线复杂、交通组织难度大等困难,成功铺设污水处理厂主干管12公里,顺利将接源、浪网片区生活污水集中输送至污水厂三期处理,实现生产生活污水全面有效收集及处理。”
治水先治根,污染源少了,水质自然就变好。民众街道从“治水、治岸”两个维度拉出“双战线”,引导群众从主动自拆到参与共建,打造一个全民治水的全新样板。
2024年,民众街道全面打响河涌岸线环境整治攻坚战,坚定拆建并行、河岸同步治理方针。三年来,累计拆除涉水违建1700余宗,清理面积超10万平方米;开展20条河涌清淤,清淤量达20万方,位居全市前列。打造多宝涌、三围涌、隆丰涌(群安段)等一批示范河涌样板。连通“四最”按语学习园的三围涌,将红色文化与水乡风情完美融合,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示范河涌。民众街道全年无黑臭水体出现,河涌水质排名全市第2。
“河涌未整治前,走在河边会闻到臭味,水质也有点黑,大家都不愿意去河边。现在,我们都喜欢到这边来,臭味消失了,水也清了,河边的路也修好了,晚上在这里散步特别舒服。”多宝涌“一河两岸”环境悄然无声的变化,令到居住、工作在这里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不知不觉中就能体会到河涌治理后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更能让人释放压力。
如今,多宝涌褪去黑臭水质的外衣,两侧岸线满眼的绿色,人行慢行道、亲水平台等相继铺成建成,两岸花椒树、荔枝树等绿植随风摇曳,为周围居民们和企业提供了一片静谧。
走在群安村隆丰涌的临河岸道,沿途处处呈现水清岸绿的优美画卷,每天吸引附近不少村民前来休闲运动。隆丰涌(群安村段)获评“中山市绿美河涌”,一条独具岭南水乡韵味的生态绿美长廊应运而生,为“百千万工程”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民众街道近年来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之一。
整治后的“一河两岸”,各村居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因地制宜建设的“四小园”,蜂蝶翩跹,篱笆围起来的小花园、小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野趣盎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沿着河道一路走来,整体风格规划整齐如一,村容村貌整洁清新,具有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村民深有感触地说道。
2024年,民众街道坚持“六污同治”,新增完成尾水治理2261.99亩,采用“一塘一策”低密度处理鱼塘1317.75亩,治理面积3579.74亩。同时,新增完成晟和园、聚德花园等4个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完成40个公共建筑雨污分流工程,新增完成重点城市面源改造雨污分流整治接驳80家次,让城市水环境治理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清澈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两旁花草葱郁,三两群白鹭在水边悠闲徘徊,呈现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在新建村鱼塘尾水治理项目,沉淀池、曝气池与生态池依次排列,构成了完整的鱼塘尾水净化体系。尾水经过“三池两坝”处理后的尾水清澈见底,水质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随即被排入附近河涌,实现水体的良性循环利用。
鱼塘塘主们纷纷表示,鱼塘尾水的整治可摆脱冬季进水受咸潮、外界水质影响,利用经过处理的尾水循环补水到池塘做冬棚养殖,实现两季度养殖,并减少外水病害、杂鱼进池塘等不利影响,降低鱼苗患病率,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河岸同治,全民参与,是治水关键所在。2024年,民众街道始终坚持水岸同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扮靓乡村水景观。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度,广泛开展“河小青”清理河道行动,领导干部带头、村民群众积极参与,组成了河道整治的庞大队伍,人工清捞、机器清运等手段多管齐下,清理疏浚效率大幅提升;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河道卫生,不倾倒垃圾入河流,不乱排生产生活污水,有效改善河道生态,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同时,民众碧带水经济项目火热启动,成功入选全市第一批“水经济”工作试点,启动段建设项目跻身2024年省级绿美碧带建设项目名录,目前已吸引市场主体携手开发,水生态红利加速释放。
未来,民众街道将持续深化治水成效,以水为笔,绘就更加绚丽的生态画卷,书写水乡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