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進一步筑牢三大生態屏障
2025-02-17 03:08:14
秦嶺陝西段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等級面積達到99.3%,生態質量指數達到最高類別,秦嶺區域12個縣(區)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佔全省創建數量的63.2%
陝西黃河流域26處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實現“長治久清”,縣級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100%。黃河干流水質連續3年保持Ⅱ類,黃河流域65個國控斷面中Ⅰ至Ⅲ類水質斷面61個,佔93.8%
漢江丹江流域涉金屬礦產開發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穩步推進。陝西長江流域46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以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不斷提升
秦嶺陝西段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等級面積達到99.3%、陝西黃河流域26處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實現“長治久清”、陝西長江流域水質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2024年,陝西重保護、強治理,進一步筑牢秦嶺、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三大生態屏障。這是記者2月14日從陝西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的。
守秦嶺青綠。陝西健全秦嶺常態長效保護機制,配合召開秦嶺“六省一市”跨區域生態保護協同合作機制中期調度會議,深化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督導執法檢查,完成秦嶺地區2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效評估。
“秦嶺陝西段生態質量指數達到最高類別,秦嶺區域12個縣(區)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佔全省創建數量的63.2%。”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保黃河安瀾。陝西持續實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行動,開展水質保障及消劣行動、“一市一策”駐點科技幫扶,與山西省建立晉陝大峽谷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簽訂黃河流域(晉陝蒙段)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強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執法,完成黃河流域高風險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狀況詳查,黃河流域縣級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100%。黃河干流水質連續3年保持Ⅱ類,入黃支流水質提升明顯,陝西黃河流域65個國控斷面中Ⅰ至Ⅲ類水質斷面61個,佔93.8%,超過整個黃河流域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
護一泓清水。陝西嚴格落實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治理、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扎實推進白河縣硫鐵礦污染治理項目,12處廢棄礦點已完成治理7處,封堵礦硐202個,安全處置廢渣112.75萬立方米,生態修復3.6萬平方米,漢江丹江流域涉金屬礦產開發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穩步推進。陝西長江流域46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以上,超過整個長江流域平均水平18.4個百分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不斷提升。(李欣澤)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