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集团认证)官方网站

四川省水利厅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

2025-02-21 10:45:02

  

四川省水利厅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

  2024年,水利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水利立法、执法、普法和依法行政等各项工作,为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将水利法治建设纳入水利年度工作计划统筹推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多次听取法治工作汇报,亲自部署督办重大水利法治工作。出席厅机关新任命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并监誓讲话,推动水利系统领导干部年度述法与述职考核同步开展。

  (二)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的学习贯彻纳入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教育体系,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四川水利”公众号刊发100余期专题对《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进行系统学习宣传,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网络答题活动。

  (三)持续完善水法规制度体系。申报《四川省水网建设管理条例》作为2025年省政府立法调研类项目,完成《四川省水资源条例》修订完善工作。积极参与水法、防洪法和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修改的立法调研、征求意见等工作,配合省人大完成全国人大环资委对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检查。

  (四)全面加强水利依法行政。一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将合法合规性审查作为厅党组会审议重要事项的前置条件。2024年制定3部规范性文件,均自觉、主动完成备案。全年共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 40份,审查各类合同近 70份,把关40 余份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二是加强水事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长江流域省际水事隐患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工作,确保重要时点边界地区和敏感水域水事秩序稳定,推动水事纠纷预防调处向基层延伸、向源头治理。三是提升应诉复议能力。依法办理行政应诉案件,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强化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结果运用,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全年办理行政复议答复3起、行政诉讼应诉4起,行政应诉案件保持“零败诉”。

  (五)持续提升水行政执法效能。一是完善体制机制。 联合司法厅印发《关于提升水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实施意见》,联合省高院、省检察院、公安厅等7部门印发《关于持续开展四川省河湖安全保护综合执法行动的通知》,制定《推进新时期水利法治建设先行“五个一批”要点》。二是深化公益诉讼协作。推动“水行政执法+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在全省落地落实,金沙江流域川滇跨区域协作水利保护公益诉讼示范区正式挂牌,毗河灌区、武引灌区水利保护公益诉讼示范区相继建立,全面构建“公益诉讼+河长制+行政监管+灌区管理”的水利保护格局。三是加大执法力度。聚焦河道采砂、河湖岸线、水资源等重点领域,与省法院、省检察院等8部门密切配合,持续开展河湖安全保护综合执法行动。用好“约谈一批、挂牌一批、处罚一批、曝光一批、信用监管一批、移交司法一批”执法举措,对成都某投资集团、某工程局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约谈,起到有力震慑作用。四是规范执法行为。动态调整《四川省水利厅行政处罚事项裁量基准指导目录(2023年本)》,组织编制《四川省水利厅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推进水行政执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举办新时期水利法治建设行政执法人员第一期轮训班,全省近130名水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开展水行政执法案卷交叉评查,完成2023年执法评议考核工作。五是做好常态化执法监管。结合常态化水利扫黑除恶斗争,着眼潜在风险大、水事案件易发多发区域,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2024年全省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752件,罚没款 2823万余元,出动执法人员6.3万余人次,巡查河道长度36余公里,巡查湖泊水库面积1.5万余平方公里,巡查监管对象10172个,现场制止违法行为2319次。

  (六)切实强化政务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打通4个“一件事”落地可办,办理时限减少 67%,办理环节减少58% ,递交材料减少38% ,跑动次数减少100%(全程网办)。兑现水土保持补偿费减免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65.35万元,梳理水利厅服务板块增值服务事项12项,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整合检查事项、检查计划、执法人员三张清单,创新建立“综合查一次” 监管机制,对抽取的5个项目开展“综合查一次”现场检查,检查频次减少67% 以上,大幅减轻企业负担。二是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化。严格按照“一单一图一表”实施涉水行政许可,及时调整完善办事指南,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水库工程涉水审批、跨区域高速线性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审批等“一件事一次办”落实见效。水利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实现 100% 推行电子招标,打造更加公平高效交易平台。三是政务服务更加智慧化。拓展水利政务数据共享开放范围,共享数据280万余条,在“天府通办”APP挂载便民查询应用30余个。整合省部三大政务应用平台,持续拓展电子证照应用。优化河道采砂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审批流程,将证件核发时间缩短至1日。加速推进河道砂石电子采运单制度、在线管理采砂行为轨迹等河道采砂智慧监管模式。四是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化。对省级重大项目实行项目专员协调帮办代办服务,受理并办结19个重大项目审批,对11个重点项目进行提前指导。开展30次“ 厅( 局) 长进大厅”值守调研活动。建立“一号对外、诉求汇总、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结、监督考核”工作机制,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编制印发《取水许可100问》并在水利厅官网公布。

  (七)深入开展水利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文艺表演、宣传短片、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形式宣传水法律法规,营造爱水、护水、惜水的浓厚氛围。在水利厅门户网站开设宣传专题,全省40余个融媒体宣传平台同步开展宣传,活动期间各类平台共计发布相关消息和深度报道200余篇。在全省范围开展“万名机关党员净岸巡河助力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战”活动,广泛宣传河湖管护知识和法律法规。

  2024年水利厅依法治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行政执法职能被削弱、法治队伍力量薄弱、部门间协同联动不够、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针对存在的问题,2025年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科学立法,进一步完善水利法制体系。加强现代水网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立法调研等重点立法工作,深入推进“立改废”,对现行贯彻实施的涉水地方性法规进行深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慎立多修,着力实现水利立法质量和效率并重并进。

  (二)坚持部门协同,进一步加强水行政执法。聚焦河湖安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跨部门、跨流域联合执法,查处有影响力的大案要案,抓好“六个一批”执法举措应用,提升水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震慑性。建立典型案例收集、解析和定期发布机制,以案释法、以案普法。

  (三)坚持为民服务,进一步优化水利营商环境。加强业务流程梳理重构,全面推动“一件事”高效办理集成服务。持续深化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提升重大项目涉水审批效能。进一步落实涉水惠企政策兑享,持续深化“厅(局)长进大厅”常态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综合查一次”制度,加快构建监管新格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kaiyun最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