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印发2024年四季度全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有关情况的通知
2025-04-26 09:02:02
年度城乡污水治理及排水行业工作要点》落实行业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024年全市8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14.7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4%;CODCr削减量37.0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7.7%;总磷削减量5247吨,较去年同期下降6.8%;总氮削减量3.8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6.0%;氨氮削减量3.7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0%;共产生污泥(含水率80%)约118.55万吨,100%安全处置。四季度,共处理污水36904.11万吨,CODCr削减量8.72万吨、总磷削减量1299吨、总氮削减量0.98万吨、氨氮削减量0.99万吨,出水水质平稳,共产生并处置污泥(含水率80%)约26.41万吨。
2024年共有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12个,截至12月底,新(扩)建城镇污水厂项目完工6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5.65万吨/日,分别是苏州科技城水质净化厂改扩建10万吨/日、昆山石牌污水处理厂扩建2.4万吨/日、太仓市城东水质净化厂新建15万吨/日、苏州市吴江城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增容建设一期6万吨/日、吴江桃源生活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扩建0.75万吨/日、吴江七都生活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扩建1.5万吨/日;其余项目均有序推进中,张家港市金港片区水质净化厂建设工程正在设备调试运行,洪洞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等5个项目正在主体结构施工。污泥处置项目,太仓市通沟污泥处置工程已完工。管网建设方面,完成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16.1公里(完成年度目标108.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累计完成97个自然村、3700余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整改提升自然村完成604个,整改提升独立设施305套,年度任务均完成。
1.排水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依据《苏州市城镇污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城镇污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活动,进一步提升城镇污水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结合日常监管,从有限空间、危化品管理、防坠装置安装、安全演练开展等方面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开展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冬季排水设施安全生产检查,对污水处理厂生产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危化品管理、消防安全、冬季防冻防滑、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督查检查。
2.城镇污水治理设施监管。市供排水管理处组织对张家港市等共计16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污水厂均正常运行,出水指标达到苏州特别排放限值,发现问题已经及时反馈至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要求限期整改。截至12月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日常监管共计完成2630个自然村、1342套独立设施现场检查,设施运行维护整体情况良好。采集检测独立设施进出水水样3104个(次),其中出水2542个(次),合格率94.4%。
3.污水接纳及排水许可管理。根据2024年市政府印发的《苏州市排水户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排水户管理,规范排水行为,保障公共排水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接纳工业废水的管理,以工业企业排水户为重点,以排水许可管理为抓手,全面落实排水许可管理工作,四季度排水许可证发放1483张,2024年累计发放4394张。
4.信息化管理和信息上报情况。部、省、市等各级信息管理平台填报工作情况总体良好,四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上报率为100%;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污水日处理量数据及污水日化验数据四季度总体上报率和完整率分别为100%、99.86%和100%、95.24%,常熟市、吴江区、吴中区填错率偏高。
(一)排水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仍需加强。在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排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污水处理厂仍存在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用电不规范、危化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配电间安全工具柜缺少高压安全帽、配电间挡鼠板未设接地线、现场施工用电电缆裸露、危废仓库门口二维码和实际存放种类不匹配、危废仓库入库记录台账记录不规范、现场记录单废液库存数据与实际废液存放量不符等。
(二)部分污水处理厂存在负荷率偏高或进水浓度不达标。四季度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超90%的有27家,超负荷的有9家,最高为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澄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荷率为132.4%。对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CODcr、BOD5浓度分别达到280mg/L、110mg/L,乡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cr、BOD5浓度分别达到230mg/L、85mg/L的目标,共计43座厂未达要求,其中张家港市6座、常熟市7座、太仓市5座、昆山市11座、吴江区2座、吴中区4座、相城区5座、高新区3座。
(三)生产运行管理不够精细化。四季度现场指导中发现,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工艺运行调控、除臭设施维护、污水运行及能耗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存在工艺运行调控粗放导致污泥含水率偏高,除臭设施覆盖范围不够全面,除臭设施存在老化、损坏,除臭设施的运行管理不够规范,缺乏定期的维护保养计划和运行记录。月报中能耗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出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成效不同,能耗较高的厂需要进一步优化运行管理和工艺,降低能耗。
(四)农村地区部分餐饮排水户排水不够规范。四季度巡查中发现,农家乐分布较多的地区餐饮排水户排水管理工作仍需加强,多户未按要求加装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含油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农村生活污水存在潮汐式现象,节假日后,部分景区村庄内污水管网运维工作有待加强,如阳澄湖镇早花上村、陆家浜、西南村等多处污水井内油污淤积严重,存在污水外溢隐患。
(一)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高度重视低温天气对排水行业生产安全的不利影响,克服松劲心态和厌战情绪,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把预警、应急、保障等工作严格精准落实到位,确保排水设施平稳运行。
(二)强化行业管理实效。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降低负荷率,督促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方案落实。做好城镇污水处理的精细化管控,从工艺调试、设备优化、化验质控、安全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环节不断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针对污水量及污染物浓度增量,管网维护质量和运行水位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确保监管实效。
(三)加强农污设施运维监管。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机制。加强市级信息化平台日常使用及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行设施“线上监测+线下巡查”双轨模式,通过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及时掌握设施用电及流量情况,定期开展设施运行效能评估与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反馈及整改闭环机制,确保独立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切实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
(四)持续推进“两新”工作。2025年,各地需进一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聚焦“两新”工作重点领域,强化上下联动和横向协同,加力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落实落细,通过精细化工作举措和常态化工作机制,对不满足要求的老旧设施等更新改造,持续跟踪调度进展情况,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排水设施整体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