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集团认证)官方网站

運城:善謀實干 建設富裕文明幸福之城

2025-05-06 12:49:07

  小眾旅游、古建打卡、非遺美食,“好運之城”魅力四射﹔“合汽生材”新興產業成形成勢,新質生產力加速壯大﹔“退鹽還湖”、生態修復,山水城融合發展……從生態保護到文商融合,從產業轉型到民生改善,多組亮眼成績折射發展活力,為2024年運城綜合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寫下生動注腳。

  實干成就未來。錨定“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今年以來,運城各級干部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擰緊發條,善謀實干、拼出精彩,全速起航。

  暢游嵐山根,民俗表演喝彩陣陣,非遺好物讓人流連忘返﹔漫步關公故裡文化旅游景區,著官服、披鎧甲的“劉關張”兄弟古風迎賓,為游客帶來別樣體驗……假日期間,運城拿出“看家本領”引來八方游客。

  憑借地方文化特色與非遺“獨門手藝”,運城一直是備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爭相打卡的古建旅游熱門城市。

  今年以來,運城圍繞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緊扣“人氣、特色、高端”,堅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勢、以商增值,加快推進文商旅深度融合,掀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一頁。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有著“國寶第一市”金字招牌的運城依托深厚文化底蘊,以文引流,聚集產業發展人氣。

  宋韻悠悠、南風薰薰,大型實景演出《宋韻·南風歌》迅速“出圈”﹔永樂宮壁畫的黃帝紀元歷、Q版“關小爺”手辦,以別致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搶手貨……創新表達形式,豐富展示手段,運城統籌做好文物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支持文旅、文博、文創、文藝聯動發展,攜手攜程等在線旅行社,以豐富的文旅活動和精准的宣傳營銷,引入客流,引入流量。

  流量是文旅產業的活力源泉,變流量為“留量”,運城以旅聚勢,打造特色產品業態。實施景區創A提檔升級行動,推動關公故裡文化旅游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推進鸛雀樓、永樂宮、五老峰等景區爭創5A。加快鹽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申報。充分發揮文旅產業強大的集聚支撐作用,壯大文旅產業規模、提高服務品質,不斷提升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

  流量是文旅消費的“根本”,變流量為消費增量,運城以商增值,構建多元化市場,持續提升文旅產業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佔比。向高附加值演進,促進區域消費升級,用一系列創新性、消費性和帶動性“首”發經濟推動消費市場提質增量,撬動消費持續增長。圍繞創新消費場景,推進盬街二期、鹽化工業遺址活化項目,推動“四菜一湯一餅”地標美食和文娛演繹,依托國保單位和非遺代表性項目,打造非遺文創超級IP。鼓勵景區開展夜間游覽服務,以及康體療養、文化體驗等多種娛樂業態,逐步構建起旅居相宜、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休閑產業體系。

  緊抓旅游發展風口,運城以特色文旅活動聚集人氣、以多元消費業態留住客群,真正把文旅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2月6日,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2025年第一次“三個一批”活動。活動簽約項目33個,開工項目28個,涵蓋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多個新興產業。

  3月28日,運城市承接產業轉移(長三角地區)招商推介會在上海舉行,現場簽約項目33個,總投資191.5億元。

  聚焦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今年以來,運城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征程上動作頻頻。通過強化項目支撐、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優化營商環境等一系列舉措,全力推動一批優質產業項目簽約落地,傾力打造產業轉移優先承接門戶,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邁出了強勁有力的步伐。

  “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成形成勢。2024年,以“合汽生材”為代表的戰新產業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4.6%。圍繞“合汽生材”,運城繼續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在“合”的賽道上,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建設亞新科、陽煤千軍等10個以上智能工廠,加速打造信創產業鏈,實現數字經濟規模增長16%﹔在“汽”的領域,夏縣、平陸、永濟汽車配套產業園聚發展,引進新能源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項目﹔在“生”的陣地創新突破,推進亞寶智能化生產線改造、朗致容量注射劑、華康輻照滅菌等項目,培育引進化學藥、醫療器械等產業鏈優質企業,打造晉南新特藥基地﹔在“材”的方面,發展碳基、銅基、鋁鎂精深加工等新材料產業,推動北銅新材料新建高性能壓延銅帶箔和覆銅板等項目,實現鏈式集群發展。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運城市聚焦制造業,緊盯短板弱項,拿出實招硬招,變制造為“智造”,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運用數智技術和綠色技術,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增1—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加快山西建龍綠色低碳改造、宏達鋼鐵綠色低碳薄帶鑄軋一期等項目,提高傳統工業的“含綠量”“含智量”。

  著眼未來產業,運城前瞻布局。謀定未來材料、未來能源等發展方向,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做大做強電子信息、智能終端等核心產業,加快英飛拓5G智能終端項目建設,確保鴻運智控3D智能電子觸摸屏、星辰雲圖智能機器人等項目投產。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重點領域普及應用。

  從新興產業培育成勢,到傳統產業“智改數轉”,再到未來產業搶灘布局,傳統與現代交織,新興產業與未來科技碰撞,一幅波瀾壯闊的發展畫卷在河東大地徐徐展開。

  高空俯瞰,滾滾黃河宛如丹青高手,在運城繪下345公裡壯美畫卷。10萬隻候鳥翩躚,給好生態“投”下寶貴一票。漫步鹽湖,群山倒映,城湖相望,或見市民慢跑騎行、健身鍛煉,或見游客觀水賞景,132平方公裡的鹽湖成為大家擁抱自然的詩意棲息地。

  堅持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城市品質提升一體推進,運城正加快建設山水相依、水城共融、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城市。

  持之以恆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改善環境質量。運城將改造焦化、水泥等企業實現超低排放,淘汰工業園區落后燃煤設施﹔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管,擰緊入河“閥門”,所有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實現達標運行,推動“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全部竣工、整體達效﹔抓好23座尾礦庫污染防治,創建“無廢城市”﹔發揮綠電資源優勢,探索綠電直連、綠電產業園區試點,打造零碳低碳產業園區,布局新型儲能電站項目,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

  持之以恆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守好綠水青山。運城著眼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滾動實施黃河流域“十大生態保護工程”和“綠滿運城”一系列行動,加快中條山生態修復、伍姓湖水質提升等項目,謀劃涑水河生態復蘇工程,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

  新年伊始,運城市四套班子領導和110余名干部職工,齊聚鹽湖北坡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用鐵鍬和汗水,為鹽湖生態修復和城市美化增添一抹新綠。與此同時,在沿黃8個縣(市),36.9萬畝水土流失防治任務也全面開始。新增人工造林1.9萬畝,森林撫育1.9萬畝,擴綠、護綠並舉,生態家底愈加殷實。

  山水是運城當之無愧的主角,在做好鹽湖系統治水和生態修復、“退鹽還湖”后半篇文章的同時,運城深化山水城融合發展理念,對治山、理水、營城一體推進,繪就宜居宜業宜游之城。

  以中條山為屏、鹽湖為脈、城市為核,運城從每一個細節著手,統籌推進規劃設計、項目建設、治理提效,高標准建設鹽湖北坡廊道、鹽湖與中條山過渡帶,打造古今對話的城市會客廳。聚焦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推進水系治理,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同時賡續歷史文脈,加強文物古跡、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改造鹽化四廠打造“河東記憶”文化地標。通過精心勾勒每一寸土地的用途,運城獨特魅力持續綻放,讓居者幸福、來者流連、聞者向往。

運城:善謀實干 建設富裕文明幸福之城(图1)

  “今年前9個月我家收入一共3.1萬多元,僅通過土地流轉種植馬鈴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萬多元。”在山西省陽泉市盂縣東梁鄉東梁村,村民王建明掰著手指算起豐收賬。…

  戴上眼鏡,躺在沙發上,眼前出現虛擬場景:自己仿佛在飛躍高山峽谷,雄鷹不時從身旁掠過,風聲呼呼作響。忽然,一個360度的大轉體,讓人發出驚呼,倍覺興奮。…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kaiyun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