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集团认证)官方网站

亮马河:从城市伤疤到治理典范的华丽转身

2025-06-01 11:39:59

  

亮马河:从城市伤疤到治理典范的华丽转身

  在初春的北京朝阳,晨光照耀下的亮马河水面波光粼粼,河岸旁的咖啡馆飘来阵阵咖啡香气,滨水步道上,悠闲散步的人与匆匆上班的族群交错而过,游船轻轻穿过“好运桥”,阵阵涟漪随之荡漾。这条在京城水系图上看似微不足道的河流,如今已化身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流动的生态、美丽的文化、繁荣的经济的集合体。亮马河的成功转型,不仅仅是一次生态修复,更是北京市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展现智慧和韧性的缩影。

  亮马河的历史追溯至明永乐年间,最初名为“晾马河”,意指皇家马匹清洗和晾晒之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条河流经历了繁荣的漕运时期,随后因漕运衰退而逐渐淤塞,变成臭水沟。20世纪80年代时,亮马河几乎被遗忘,岸边杂草丛生,夏天蚊虫滋生,让周边居民敬而远之。

  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亮马河治理机制才逐渐被重视,迎来了首次清淤和截污工程。然而,那时的治理主要聚焦于防洪排涝,过于依赖硬化工程,导致人与河道间的关系仍然缺乏互动与连接。随着时间推移,亮马河的治理理念逐渐深化,2019年以后,朝阳区水务局发起了一场全面的治理提升,将生态、文化与人文融合,塑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kaiyun行业解决方案

  这一治理过程,最重要的是建立了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打破传统“九龙治水”的瓶颈。朝阳区创建了“六共”机制,推动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共商、共治、共建、共享,让治理成果真正扎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治理后的亮马河不仅在水质上实现了从Ⅳ类水体到Ⅲ类水体的质变,更通过结合再生水、雨水收集等方式,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达到了生态治理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亮马河的转型之路并非单纯的河道重塑,而是随着城市形态的变化,重新定义了人与水体的关系。如今,河岸边已成为文艺休闲、健身购物和人际交流的热土。每周末,这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与居民,嬉笑打闹的孩子、悠闲遛弯的成年人与静静垂钓的老人,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城市生活画卷。

  除了生态的修复,亮马河还孕育着独特的文化与经济。自2020年8月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启用后,它成为了文娱活动的聚集地。2024年亮马河风情水岸国际艺术季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的艺术家,吸引了62万观众,成为展示文化交流与民众互动的窗口。“把最好的滨水资源留给市民,把最美的城市风光展示给各国友人。”这是亮马河治理的初心与目标。

  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与亮马河的在地文化密切相关。一座座桥梁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串起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市民的智慧和参与。数年前,原本荒冷的河岸,如今已成为了青年文化的新兴地带,日渐繁荣的商业气息源源不断。

  亮马河治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揭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往常被忽视的水岸,如今活成为了生活的舞台,承载着生活的多元与丰富。在全球的视野下,亮马河正努力朝着一个世界级滨水经济带的目标迈进,挑动着无数人的好奇和期待。

  未来,亮马河的治理还将持续推进,朝阳区计划通过改建坝河、加强通航功能,进一步拓展城市的水文与文化空间。这样的发展不仅是治水工程,更是从生态到文化经济的全面升华,让每一条河流浸透着生活的温度,链接起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条河流里,蕴藏着一座城市的治理密码,闪烁着治理之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