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漓江治理:绘就生态与文明共生的美好画卷
2025-07-11 14:43:50
漓江是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近年来,广西桂林市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漓江流域展开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工作,不仅让这条母亲河重获新生,更探索出一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的新路径。
自2019年以来,桂林水环境质量已连续六年保持全国前七,其中2024年排名全国第三。通过系统治理与文旅赋能的创新实践,桂林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漓江干流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桂林市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四治”并举,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画卷。以“治乱、治水、治山、治污”为抓手,着力整治沿岸乱象,重拳“治乱”,清理非法渔船150余艘,拆除漓江核心景区跨江电缆和通讯线G融合生态保护综合利用平台基本建成,实现对漓江水质、山体、生物多样性、景区景点、游船航行等全方位数字化监管。
为提升水域生态功能和防洪排涝能力,桂林同时开展漓江城区段支流“消劣返清”综合整治,投资60多亿元建成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实现青狮潭、思安江、小溶江、川江、斧子口“五大水库”联合调度,开工建设长塘水库,进一步完善漓江水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漓江上游水库科学联动调度保障工作机制等,保障漓江生态用水。
在实施护山修复工程和石漠化治理方面,桂林统筹实施总投资200多亿元的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一批重大项目,综合“治山”。生态复绿21家采石场山体136万平方米,生态修复漓江洲岛、湿地、喀斯特等区域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为漓江两岸披上了一层绿色新衣。
桂林市还科学“治污”,持续实施漓江游船、排筏“油改电”,广西首艘新能源五星级游船“桂林旅游号”正式开航,漓江排筏完成“油改电”,1210艘新能源游览排筏全面投入运营。桂林市并出台《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水上游览项目经营权管理办法》,提升优化漓江旅游经营格局,实施漓游船企业整合重组。发放全国首张游览排筏检验证书,改革创新漓江游船运营模式,推出一批多时段、多线路航线和特色主题游船,创新建立讲解员等级考评和分级管理模式,实施漓江景区“文旅焕新”行动。2024年,漓江风景名胜区水上游览线路游船和游览排筏累计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
通过综合治理,漓江沿岸实现从景点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升级,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升级,从传统产业向文旅融合升级,构建起以漓江黄金水道为主轴,两岸为双翼,以及乡村振兴示范带、绿色发展样板带、最美生态观光带的“一轴两翼三带”。“桂林最美”品牌已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元素,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纷纷落户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漓江治理带动了沿岸经济发展,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和产业转型,许多渔民转产为渔民船工或旅游从业者,收入大幅提升。如今的漓江鱼翔浅底,水清岸绿,白鹭成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桂林市通过综合治理和创新实践,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还让千年文明与现代发展实现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