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常德实践 丨一河清晏处 满城锦绣生
2025-08-03 19:51:2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常德市对穿紫河进行系统治理,让穿紫河、沅江、柳叶湖形成了水陆连通的空间格局,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穿紫河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在常德城的臂弯里缓缓流淌。骄阳洒落的光芒跃动其上,满河金光成点点星芒,勾勒出流动的光影画卷。
穿紫河畔,常德河街,绿树成荫处蝉鸣渐起,与枝头鸟儿的啁啾应和成韵,夹岸的小花随风送来暗香。这条古香古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沿着穿紫河河岸铺开,清丽婉转的常德丝弦声从雕花轩窗间飘出,醉了行人。
穿紫河是一条千年古运河,全长17.3公里,贯穿整个常德城区。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速,穿紫河的水体一度发黑发臭,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
常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常德通过河湖连通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污水提质增效、“引沅济穿”提水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对穿紫河进行系统治理,让穿紫河、沅江、柳叶湖形成了水陆连通的空间格局,构建起“水脉相连、城湖共生”的独特风光带,形成了兼具生态价值与人文魅力的城市生态走廊,催生了一系列环湖、亲水的文旅体融合项目,成为常德“最美城市会客厅”,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治理后的穿紫河已成为常德文旅的新名片(图片来源:常德日报智能媒资库 记者 刘颂 摄)
“在父亲眼里,穿紫河是‘金’色的。河水很清,鱼虾很多,渔民们靠这条河‘讨生活’。”胡泽喜说,后来,河道两旁“长”出了密密麻麻的排污口,污水直排,大量鱼虾死亡,黑色的河水泛起一阵阵腥臭。
“1952年,因水系改道,穿紫河失去水源补给,成为无法自净的‘断头河’。加之周边居民区、养殖场、工厂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水过量排放,水体严重污染,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罗永慧介绍,2013年开始,常德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污水提质增效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对穿紫河进行系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治水第一步就是清淤。常德市对当时8.4公里长的河道进行清理,铲除淤泥37.94万立方米。曾经淤积成田的白马湖被疏浚,改建成了如今漂亮的城市中央公园。
“治水的关键是斩断污染源。”罗永慧告诉记者,经过全面摸排,常德市对沿河的小区、医院、学校外接排水管及排水井进行改造,让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确保实现生活污水“零直排”。
除了生活污水,常德市连雨水中的污染物也不放过。常德市通过海绵城市项目的实施,在市城区绝大部分小区建设了植草沟、雨水花园,在沿河27个雨水机埠配备了生态滤池,对入河雨水进行净化。
穿紫河两岸还种满了花叶芦荻、茭白、美人蕉、鸢尾花等水生植物,河湾处设置了生态浮岛,这些漂亮的景观植物不仅是净化水质的生态湿地,更成了穿紫河美丽风景的精致“点缀”。
如今,穿紫河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Ⅲ类,河两岸按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的风光带成为了市民散步游玩的好去处,河上14座经过美化、亮化的桥梁展示着常德悠久的历史文化。
翻开常德市城区的地图,沅江呈“几”字形贯穿城区,外围矗立着河洑山、太阳山、德山3座绿色屏风,城市东部是形如弯眉的“中国城市第一湖”——柳叶湖,而穿紫河则蜿蜒盘旋其间,成为沅江与柳叶湖连接的重要纽带。
治理前,穿紫河河道被切断,上游多处被填埋,下游或是被围堤改塘,或是被掩土造田,整条河流被分割成为一条条“臭水沟”,水质常为劣Ⅴ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实现穿紫河“长治久清”,常德市启动了河湖连通工程,不仅对整条河段进行了疏浚、连通,还打通了沅江和柳叶湖,让原本的“死水”流动起来,提升整个水系的自净能力。
常德市实施了“引沅济穿”提水工程。在常德市自来水三水厂,记者看到,通过引水泵,清澈的沅江水被引至常德河街船码头机埠处注入穿紫河。“项目完成后,沅江每天可为穿紫河补水10万吨,可以有效改善水质。”工作人员介绍,如果需要更大的补水量,市污水净化中心将提供补充水源,对穿紫河进行补水。
河湖连通不仅是沅江和柳叶湖,通过穿紫河的治理,常德市疏通了整个城市水系,连通新河、白马湖、穿紫河、柳叶湖、沾天湖,开辟往返航道45公里,沿途还建设了丁玲公园、白马湖文化公园等11处亲水公园和8公里无障碍步道,将连通的柳叶湖、穿紫河打造成城市风光带。
夜幕降临,音乐响起、灯光闪烁,彭礼刚驾驶着水上巴士,穿梭在柳叶湖与白马湖之间,带领游客感受夜色下穿紫河之美。“穿紫河和柳叶湖打通后,夜游穿紫河已经成为外地游客来常必玩的项目之一。”彭礼刚说,在高峰期,一个晚上有近千人乘船游览。
水活了,城市也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2024中国辉煌足迹龙舟公开赛、2025中国常德柳叶湖舟钓世界锦标赛等国家级赛事纷纷“落户”常德,2024常德柳叶湖马拉松更是吸引了全国1.5万名选手参赛。
柳叶湖环湖赛道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多项全国赛事的举办地(图片来源:常德日报智能媒资库 记者 刘颂 摄)
近年来,常德市坚持“生态+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大力培育“亲水经济”,激活沿岸旅游产业,年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带动绿色经济产值超30亿元。穿紫河成为常德“生态+文旅”融合的新IP。
沿穿紫河和柳叶湖近80公里水岸线,常德市委、市政府精心布局,将欢乐水世界、卡乐星球、沙滩公园、常德河街、白马湖文化公园等一个个文旅项目串珠成链,整合联动,深入推进产品塑形、品牌铸魂、市场扩容、消费升级,实现了生态提质和产业增值双赢的局面。
华灯初上,漫步在常德河街的青石板路上,清风阵阵,河边的各式仿古建筑倒映在水中,随波摇曳,亦真亦幻。岸上鸳鸯走马楼内传出常德丝弦,音随韵转、旋律悠扬。走累了,就在街边的擂茶馆喝一碗冰擂茶,消暑解乏……目前,常德河街已有擂茶、麻质画、传统熏香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驻,已成为全国知名的非遗街区、文化旅游目的地。
“常德河街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游客张泉水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常德河街,以后还要带朋友来玩。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常德河街客流突破95万人次,同比增长45.38%。
作为“生态+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常德市以穿紫河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基底,巧妙融入非遗,精心打造的常德河街已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以常德河街为起点,沿绿荫路骑行20分钟,便可抵达碧波潋滟的柳叶湖。这里以悠久的渔文化为魂,打造了渔歌艺术营地、欢乐桃花岛、湖仙岛等特色景点,与穿紫河遥相呼应,共同谱写“水韵生态+人文风情”的常德城市旅游新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