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河长制工作“两连冠”的水密码:六链协奏建幸福河湖
2025-08-07 13:28:10
近日,福建省河长办通报了全省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奖励情况,南平市获评2024年全省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设区市,同时延平区、政和县获评全省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奖励县(区),分别获100万元资金奖励。
2024年,南平市再深化河湖长制,各县(市、区)、各部门压紧责任链条,有效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不断“走在前”:2024年南平市在全省河长制工作考核中位居第一,连续两年获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流域国省控、小流域、饮用水源四个全域Ⅱ类优质水以上;《创新探索“巡河交水”工作机制》获第七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百优案例。
压实责任激活护水“神经末梢”。高位领导率先垂范,市级“双河长”多次到一线巡河调研、现场办公,多次主持召开会议,针对性研究部署河长制工作。市级副河长定期调度、常态督导,推动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市河长办持续深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定目标、定项目举措、定时间节点、定责任人、定奖惩”(即“三化五定”)闭环落实工作机制,为各区县、乡镇的工作提供量化渠道;力推“一区(市)一单元”,力抓“一月一监测”、力争“一年一改善”的“四个一”巡河工作制度。
在此责任体系的保障下,南平市依托“南平市河长智慧管理系统”,有效将各项目目标、进度、状态、主要负责人等重要信息整合,责任具体落实到人,简化了基层人员的工作汇报步骤,以更快的效率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2024年,南平市河湖问题整改销号率、速率均居全省前列。
创新机制打破交水“区划壁垒”。南平市河长办创新将巡河交水工作延伸至小流域及乡镇(街道)村,打破此前的行政区划壁垒,做到既巡水体、排污口,又巡堤岸、河床、设施设备。坚持跨区域全流域系统化“巡”、清单化“改”、网格化“治”、多元化“护”、责任化“交”,2024年累计416名前后任河长完成离任交水,有效保障河湖治理“一茬接着一茬干”。出台《河湖长巡河交水和林长巡山交树结果备案制度》《南平市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交业继责办法(试行)》,确保交水工作实现定期备案、年终备案。2024年南平市各区县已向组织部门报送3份定期备案表,1份年终备案表。
因地制宜做活治水“地方特色”。立足各地多样水情,南平市各县域因地制宜深化河湖长制,探索出一系列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治理新模式。延平区创新推行“管理精细化、巡查标准化、考核指标化”物业化管护模式,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邵武市创新“点题”巡河,打造“一河一查改”监管模式,进一步精细化、数据化河湖管理方式。武夷山生态保护“123”机制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光泽县持续实施“绿水维护补偿”机制,全覆盖设置28个县对乡镇(街道)水质考核断面,不断巩固完善财政奖补机制;浦城县探索闽浙赣三省交水工作机制,建立省际交水断面,打破区域界线,实现“分段治”变“全域治”、“分片治”变“整体治”。政和县设立河道生态智慧管护服务中心,组建“河道专管员+无人机巡查员”专业巡河队伍,打造人机结合新型巡河模式。
聚集合力擦亮管水“政府品牌”。河湖焕新颜,不仅只靠河长办一家“独奏”,碧水映绿波,还需加入各方力量的“协奏”。据南平市河长办统计,2024年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协同市河长办开展管水。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推广“生态体检1+N”改革成果应用,实现部门信息共用共享,有效处置问题336个。市城管局、住建局深入开展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攻坚,推动85个城乡污水治理补短板攻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8.52亿元,新建改造城乡生活污水管网723.25公里。市商务局、工信局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全市9个省级开发区均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6个省级以下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市农业农村局推动闽江流域水口库区(延平段)提前半年完成网箱养殖清退工作,清退面积85.9万平方米。
金融赋能助力生态“价值转化”。点“碳”成金,引“金”润水。南平市率先探索“河湖碳汇”交易,建立全国首个大江大河碳汇标准及方法学,实现全国首笔河湖碳汇交易,为国内大江大河碳汇开发作出先行探索。创新推出“水权金融”,出台全省首个《取水权抵质押贷款指导意见(试行)》,破解水生态资源“度量难、抵押难、变现难”瓶颈,已促成取水权质押贷款1.739亿元。持续深化“链长+链主+专班”“指挥部+公司”机制,编制完成《南平市水产业规划(2023—2035年)》,2024年来全市水产业产值累计达32.03亿元、增长59.6%。
清波淌过家门前,绿岸绕城茶香漫。南平市聚焦幸福河湖建设,围绕“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五方面做文章,护河湖安澜保民生,抓河湖水质利生态……一副人水和谐的画卷正徐徐展开。2024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63.56亿元;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共50.67公里,完成投资1.1亿元;超额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8.17万亩,全市水土保持率9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5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亲水”风气。
碧水绕过武夷山,水权交易引来金融活水;多部门同心护水,智慧巡河交水打破行政壁垒;推窗见绿,新建的河湖长制公园成为市民亲水散步的好去处……这份2024年河湖治理的“南平答卷”,助其蝉联全省考核榜首。河长、河道专管员用脚步丈量的河道,正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写照。南平市河长办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扩大巡河交水影响力,加强与浙江省庆元县的跨省联合巡河交水行动,做好东南诸河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并推动其他县(市、区)持续挖掘开展跨省、市域巡河交水工作,做好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宋婧蕊 林晓丹)
今年,兰州继续开展供热站点整合移交、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着力构建多元供给、安全稳定、低价优质的供热体系,全面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详细]
大型工业无人机、全植入式脑机接口微系统、高空焊接机器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广场,“首发春熙”锦江经开区高成长企业科技产品首发活动上,集中展示4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详细]
7月29日,南京大行宫地下广场全新投用,这片由原家乐福超市改造的4万多平方米地下空间,转型为以长江城市文化为主题、服务长江路旅游一条街的旅游集散中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