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治水2024: 持续推进水生态治理的新成就和未来展望
2025-03-08 10:46:37
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南宁,这个西南部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水生态治理战略,展现出治水的新面貌2014年以来,南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携手推进水体治理,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面对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南宁市立足于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水平,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根据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的数据,2024年,南宁市的治水工作已逐步形成了“河长制”“网格化管理”“生态修复”等多重耦合,实际治理流域数量达到50条,治理里程超200公里,参与治理的水体数目进一步增加。
通过调查,南宁市水质监测数据显示,辖区内主要河流的水质优良率提升至85%,部分河流的水质甚至达到了Ⅲ类水标准。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专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以及大数据和现代科技的应用。
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紧密合作,围绕水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核心,充分发挥各自职能。
南宁市充分运用河长制和流域管理两大手段,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治理模式。无论是在城市河流的清淤,还是农村水源的保护,各部门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水生态环境治理绝非专家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市政府的号召下,南宁市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治水行动中来,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志愿活动,整个城市形成了合力护水的良好氛围。
通过定期的环保知识宣传和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民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社区群体的积极参与让治理工作变得更加深入人心。
当前的成就只是一个开始,南宁市在未来的水生态治理方面将更注重可持续性与系统性。
南宁市政府在未来的治水蓝图中,提出了“蓝色南宁”的概念,目标是到2030年,彻底改变水体污染现状,形成“田园城市,蓝色南宁”的新景象。而2024年的各项治水工作将为这一蓝图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南宁的水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既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和社会参与。在实现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南宁的治水故事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