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集团认证)官方网站

这位广东水利人了不得拿下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5-05-01 06:35:59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有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广东省广州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朱文玲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作为一名水利人,最欣慰的事情就是看到昔日的‘黑臭河’,变成了今天的‘幸福河’。”当南岗河建成国家级幸福河湖后,曾与团队踏遍全广州市147条污染河涌、编制“一河一策”方案的朱文玲带着孩子,漫步在焕然一新、景色宜人的河岸边。

  作为一名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实践者,她深知“水清岸绿”的来之不易。曾经,广州147条城市黑臭河涌数量居全国第二。朱文玲和广大奋战在一线年的治水之路。

这位广东水利人了不得拿下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图1)

  2015年,广州市民对水环境的满意度不到两成,住在河涌边的居民投诉不断,“臭水河”的说法屡见报端。广州需要重点整治的河涌数量一度在全国各地市中最多。

  农业环境科学博士出身的朱文玲和团队踏遍全市147条污染河涌,反复研判,编制“一河一策”方案,明确广州河湖治理的任务表、施工图、体系书。

  kaiyun合作伙伴

  回忆起踏勘时光,她坦言,那几年同事们被红火蚁蜇过,与蛇对峙过,徒手爬过10多米的高炉,冒险蹚过浑浊不知深浅的河涌。为保障方案科学有效,同事们还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度过数不清的日夜,换来了科学详尽的治理蓝图。

这位广东水利人了不得拿下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图2)

  经过全市水利人的不懈努力,2020年,广州2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147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2024年全市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到优良,4项治水经验入选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市民对水环境满意度,从不足两成跃升至80%,河清了、景美了、岭南水乡的美丽画卷,重新铺展在父老乡亲眼前。

  朱文玲也被表彰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表现突出个人。

  朱文玲将目光投向制度创新。她与同事一起起草了14道市总河长令、40余项制度;依托全市1.96万个网格,把“散乱污”治理、违建拆除等治水工作落实到每个网格单元,开创了网格化治水的“广州模式”。

  “治水不是政府‘单打独斗’,而是全民共建共享。我们要继续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让所有市民能共享治水成果。”朱文玲说,她积极推动“开门治水,人人参与”。近年来,广州打造了“共筑清水梦”文化品牌,制定了“水韵广州 爱水之旅”亲水线路,搭建志愿治水服务平台,每年举办活动200余次。

  如今,“银发治水队”“红棉老兵护水队”“巾帼护水队”“河小青队”等100多支队伍活跃在河畔,70余万市民化身爱水护水的民间力量,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广州人民心中扎根,茁壮成长。

  当河涌水质改善,市民对亲水生活的向往成为新课题。水变好了,还能不能打造更多亲水设施、游憩系统?

  朱文玲与团队耗费一年多的时间,调研广州大大小小千余条河涌,收集周边居民需求;提出“理想水生活”愿景,在广东万里碧道的基础上创新,构建“水道、风道、鱼道、鸟道、游道、漫步道、缓跑道、骑行道”八道合一和“滨水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三带并行的“八道三带”空间范式。目前,全市已建成1400公里碧道,荔枝湾碧道、鸭洞河碧道等“网红碧道”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实现了从“工程治水”到“生态惠民”的跨越。

  为激活碧道“水经济”潜力,她带队开展数百次调研访谈,全面摸查现有产业和资源,对接市场及各区需求,开展水产业链生态研究,谋划推进24条绿美碧带建设,高质量推动打造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粤港澳大湾区水上运动基地两个省级水经济试点。通过“水城”“水旅”“水产”融合发展,推动河湖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化,让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生态财富,使河湖治理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治水之路没有终点。”朱文玲说,对标国家、省、市还有人民的要求,水利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朱文玲是无数广东水利劳动者的优秀缩影,无数像她这样的水利人,以脚步丈量河湖、以专业破解难题、以情怀凝聚民心,共同绘就了南粤大地的江河安澜、秀水长清、人水和谐。

  站在新起点,全省水利劳动者将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久久为功”的作风,在守护一江碧水、赋能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接续奋斗,让治水成果更多惠及民生,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书写更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