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城市强化河湖治理推动水生态持续改善
2025-07-07 18:20:57
持续推进“水治理”。在南漪湖、水阳江、青弋江等水域规范开展增殖放流,投放各类鱼1913.46万尾。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开展郎溪县南漪湖入湖口生态湿地建设,2024年大批候鸟迁徙至南漪湖湿地越冬,为河湖长制实施以来迁徙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开工和续建重点水土保持工程19项,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4.69平方公里;更新改造排水管网134.8公里、完成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务48个、完成新增农村黑臭水体整治2条,筑牢绿色发展水生态防线。
全面整治“水问题”。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全面完成省河长办下发的6个问题整治工作;完成南漪湖“圈圩养殖”问题年度整治措施,拆除13公里防浪墙,启动“退圩还湖”措施:分季度开展市级河湖监督检查工作,以“一县一单、一长一单”督促问题整改,共排查整治问题230个;县级排查整治问题501个。通过“河长+检察长”机制,共立案办理涉水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6件,制发检察建议15件。
多措并举“水预防”。在徽水河(泾县段)河道治理工程等10个项目初设阶段,将河湖长制纳入工程设计,强化河湖治理与管护协同。设立河湖管护公益性岗位420个,聘请社会监督员、民间河长共437名,其中泾县巡河员相关事迹刊登《人民日报》。综合利用已建160处河湖周边视频监控,并在河湖“四乱”问题多发地增设57处视频监控,提升“技”防能力。持续开展跨界河湖联防联控工作,成功举办“皖苏环—2024”水阳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园)一策一图”环境应急联动处置演练,提升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能力和水平。
培育壮大“水经济”。探索推进水权交易,全市完成县水权确权3个、水权交易10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资源节约型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支持,全市为企业节水改造等项目贷款授信2000万元;宣州区溪口镇完成全省首单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承租权交易。推动水旅融合,整合项目、资金等资源优势,实现幸福河湖与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加速衔接,打造桃花潭、储家滩、月亮湾等河湖“网红打卡点”“周末游景点”,我市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4820.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2.02亿元。(记者 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