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集团认证)官方网站

江西九江:金融发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5-08-15 22:02:06

  

江西九江:金融发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首次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导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奠定了生态优先基调。

  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江西省九江市坐拥大江大湖名山,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同时也是传统工业基地,既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生态环境敏感区。近年来,九江市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狠抓生态保护修复,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并取得一系列转折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制度与工具创新,科技赋能取得的突破,为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新路。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当地金融系统在守护好“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的同时,唱响了一曲壮阔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每当夏季长江进入丰水期,登临石钟山就能看见水面上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一浊一清、泾渭分明的奇特自然景观。作为长江进入下游平原前最后一道关隘,这里也是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注入长江的咽喉要道。鄱阳湖丰沛的水资源及水生物补给,让此处成为长江江豚等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和江湖联系通道。

  为做好江豚、鱼类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和开发,2020年,湖口县启动中国·江豚湾(湖口)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建设。该项目得到了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农业发展银行九江市分行17年期10.6亿元贷款,创新性采用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模式,不仅让江豚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也为公益类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融资开辟了道路。

  基地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基地建成后,江豚数量从最少时的800多只增加到目前的1249只,生物保护成效充分显现。同时,基地内集教学科研、宣传科普于一体的国内首家综合性淡水鱼科普馆,两年来接待参观和研学游客超23万人,实现门票等各项收入年均达1.64亿元。

  江豚频现为长江大保护写下最鲜活生动的注脚,而民众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觉醒,也让江豚湾成为长江大保护中生态成果转化最直观的体现。

  全力支持九江打造152公里“最美岸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对于当地金融系统而言,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在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上,金融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位,防止‘一刀切’、杜绝‘一哄而上’,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精准发力。”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分行行长吴筠对记者表示。

  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分行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放在金融支持的首要位置,与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生态价值转换有效途径一道,共同确定为九江金融系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核心工作,并推动九江市政府出台《九江市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涉及40多个相关部门和县区、1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职责明确、各负其责。

  金融支持不仅体现在扩大资金供给、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上,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健全融资政策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吴筠告诉记者,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构建多层次政策协同框架是绿色金融落地的制度基础,市场化金融工具创新促进了生态价值的转化,科技赋能进一步破解传统金融在环境领域的效率瓶颈,同时,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协同推进,搭建起绿色低碳发展“双支柱”。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九江绿色贷款余额990.15亿元,同比增长23.25%,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6.3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54.4%。

  在繁华热闹的九江市老城区,有两片占地共1500多亩的水域。盛夏夜晚,水边纳凉休闲的人三三两两……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曾因水污染严重饱受市民诟病。这一变化得益于长江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江西省内97%的地表水都经由九江汇入长江,九江辖内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17.6%,约495万亩,水系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对于九江而言,治理长江先治水。

  水环境治理项目的特征是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投资风险高。针对前两个特征,九江当地银行机构主要采取银团贷款方式解决。为降低投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分行主动为银行机构与生态环境局“牵线搭桥”,搭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帮助银行机构摸清九江河湖治理政策,并建立涵盖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等类型的绿色项目库,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提前规划,为银行贷款审核提供便利。

  考虑到水环境治理项目涉及的各类子工程繁多复杂,贷款前期对项目的梳理至关重要。金融机构在立项时主动与企业一起梳理各类子项目,并因地制宜开发适合的信贷产品。记者了解到,在九江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段改造项目中,工商银行九江市分行在项目筹备阶段就提前介入,提供全流程金融辅导,通过“一项目一策”定制方案,灵活运用特许经营、收益权质押等模式,有效解决生态修复、防洪减灾这类公益性项目的融资难题,成功打破区域内长江岸线保护项目融资僵局。

  据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分行提供的数据,当地金融系统先后共投入信贷资金193.7亿元支持九江水环境治理。通过工程治水和生态治理相结合,九江市各污染指标入湖污染削减率达80%以上,水质得到极大改善,九江长江干流10个断面连续7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水环境国考断面优良率达100%。

  从九江市彭泽县马当渡口上船,十几分钟便到达江心孤岛棉船镇。岛上目之所及是大片的棉田和矗立在田间的风力发电机组,18台“大风车”年产风电可达2.44亿度,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5月27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棉船成为长江流域首个实现规模化可再生能源供电的“零碳岛”。

  “不搞大开发”不意味着不发展,而是要走一条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与绿色金融理念不谋而合。“零碳岛”项目不仅能显著提升彭泽县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还能通过低碳应用实现生态优化。因此,彭泽县工商银行采取绿色信贷叠加涉农贷款的方式,联合当地农业银行,采取联合授信方式,将贷款金额扩大至6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资金保障。

  作为江西的老工业基地,九江曾生产出江西第一根火柴、第一台电视机、第一艘轮船,可以说“九江制造”就是江西工业的代名词。在长江大保护的浪潮中,传统工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将转型金融推入大众视野。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分行选定湖口县工业园区开展转型金融试点,并制定《湖口县绿色低碳转型服务框架》,对147家规上工业企业环境社会风险分类管理开展评估,九江银行创新推出工业领域转型产品“碳效贷”,将贷款定价与企业碳减排综合表现挂钩。截至2024年末,共发放“碳效贷”5.35亿元,利率较同期企业贷款低1个百分点以上。

  在彭泽县的矶山工业园,金融支持化工企业转型也有新进展。2024年,交通银行九江市分行在已有存量授信基础上,为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批复18亿元银团贷款用于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改造。据了解,这家长江边的煤化工企业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实现了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超低排放,还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级绿色工厂”。此次金融支持改造项目中的甲醇低温洗二氧化碳余压发电项目,不仅荣获了全国“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双十佳奖项,还为九江市化工企业转型金融标准建立提供了可借鉴的数据和报告。

  排污权不仅能交易还能抵押贷款。今年5月,九江市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落地九江银行,贷款400万元,助力五洲特种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化污为金”。这一金融产品创新得益于九江市此前启动的“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工作,试点中,九江将排污权定位为“全民所有的环境容量使用权”,既坚守了生态资源公有制的制度根基,又通过使用权分离实现了环境资源要素市场化,让“死指标”变成“活资本”,环境容量成为可增值的发展要素。

  随着九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场化运营开始进入生态资源领域,“环境容量是稀缺资源,环境资源有限、有价、有偿”的意识在更加广泛的层面达成共识。

  排污权抵押贷款发放仅半个月,九江市就发放了全国制造业及外资企业“双首单”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挂钩银团贷款,该笔银团贷款为5亿元、3年期,利率与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进行挂钩,分别是鄱阳湖流域有效保护管理面积新增4000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受益人新增10万人次、排放废水中总氮排放浓度控制在1.3mg/L及以下,如三项目标全部达成则利率下调5个基点;任意两项达成则下调3个基点;任意一项下调2个基点,无目标达成则利率维持不变。据测算,若三项目标全部达成,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约25万元融资成本,对企业持续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推动作用。

  从排污权的变现到将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率挂钩不难看出,为了将生态产品价值乃至未来能带来的价值“变现生金”,九江金融系统努力从抽象生态价值中析出可量化、可交易的标的物,通过风险定价机制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最终形成“资金流入—环境改善—价值提升”的正向循环。“生态项目在当下很难看到收益,但我们希望在金融的支持下,能够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工商银行九江市分行行长罗德平说。

  随着一系列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举措的深入实施,不论是长江生态环境还是工业企业发展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水清了,树绿了,企业的排污减少了,单位能耗降低了,而由此掀起的低碳环保理念也犹如“头脑风暴”一般深刻影响着九江经济金融社会发展。

  kaiyun优惠信息

  2024年3月,五洲特纸在企业内部单独设立能源环保部,专门负责企业生产全流程的排污管控。采访中,心连心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阶段他们不求规模最大,但求把能源用到极致,污染降到最低,去改变社会对煤化工企业的固有印象。事实上,他们的确做到了。交通银行九江市分行行长丁子丹坦言,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他最大的体会就是银行对企业的判断不应以行业为标准,而应以企业自身为标准,不光要看企业的报表,更应该实地考察。“煤化工属于信贷限制行业,如果当初只是简单按照标准办贷,交行会错失这位行业领跑者。”

  对于企业从“被动减排”到“主动创效”的转变,九江银行行长肖璟认为,这对银行来说也是机会,可以根据单位贷款带来的降碳效应,设定与能耗强度或环境关联指标,从而更好地提高金融质效,助力企业实现“节能降本”与“低碳发展”双赢。对此,吴筠也表示,当前转型金融试点工作正推动高碳行业加速实现“绿色转身”,这无疑为金融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更多抓手,中国人民银行也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价格杠杆作用助力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并完成落后产能出清,从而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层面的再一次整体升级。